苗刘兵变

苗刘兵变
苗刘兵变又称明受之变、刘苗之变,是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由苗傅、刘正彦二人发动,诛杀宋高宗赵构宠幸权臣及宦官以清君侧,迫使赵构将皇位禅位给皇太子赵[]的兵变。[1]
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宋徽宗[]第九子赵构于宋金前线的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建立南宋。南宋建立后,并未革除北宋时期各种弊政,且在赵构妥协投降路线的影响下,出现权奸误国、宦官干政、将帅骄横等现象。金人南下追逼,朝政混乱,农民起义、兵士哗变也时有发生,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统制苗傅、威州刺史刘正彦二人因护卫皇室有功而得不到重用,在长期积怨下,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密谋发动兵变。同年3月5日,苗、刘二人乘指挥使王渊退朝时将其擒获,并以勾结宦官谋反的罪名将王渊斩首。接着,苗、刘率兵包围行宫,胁迫宋高宗传位于皇子赵旉,改年号为明受元年,并请隆祐太后孟氏垂帘听政,尊宋高宗为睿圣仁孝皇帝。当改元赦书传至平江江宁时,大臣张浚、吕颐浩听闻立即组织张俊、韩世忠、刘光世等将领从各地陆续发兵杭州勤王。苗、刘虽派重兵扼守临平(今浙江杭州),但迫于内外压力,遂同意宋高宗复位。4月1日,宋高宗复位,恢复建炎年号。至此,苗、刘兵变失败。4月3日,吕颐浩、张浚军队到达临平;苗、刘临平守将苗[]、马柔吉拒战不胜,而苗傅刘正彦二人领二千兵连夜逃离杭州。之后,宋高宗令韩世忠追捕苗、刘二人,并于7月将之擒获,押回于建康(今南京),施以[zhé]刑。[2][3][4][5]
苗刘兵变,促使了南宋政权进行政治整顿,有效遏制了宦官势力的膨胀,并且转变了朝堂对抗金的态度。[6][1]

事件背景

佞臣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