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电影公司

中国以电影为主的私人公司
1
4
邵氏电影公司(Shaw Brother Pictures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前身是邵逸夫与邵仁枚在1958年成立的“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公司初期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 1961年12月6日,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正式启用。1980年,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2000年,邵氏以4亿港元将760部邵氏电影的永久版权出售给马来西亚的“天映娱乐”。[5] 2010年,邵氏兄弟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953)成立邵氏兄弟控股有限公司。[3]2011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更名为邵氏制作有限公司及邵氏影城有限公司,2015年更名为邵氏兄弟电影有限公司,2016年更名为邵氏兄弟国际影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华人文化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2][4]
邵氏影片除了爱情片、功夫片、黄梅调,还有时装动作片鬼片、风月片、清宫片、贺岁片等[6];邵氏当时采用工厂式大量生产模式,全盛时期的邵氏拥有15个厂棚,办公大厦、餐厅、宿舍、银行也一应俱全,不计合约导演和演员在内,员工共1700余人。20世纪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7]邵氏拍片的速度也惊人,几乎每年有40多部电影。1971年,邵氏(香港)成为上市公司。1974年,邵氏影片产量达到创立以来的最高峰,一年之内出品了50部影片。[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邵氏兄弟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全球连锁影院发展到230间之多。现在香港电影机构的工作人员,几乎大部分出身邵氏公司。[2][9]

发展历史

“天一”影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