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述(英文:Assyria)[1]是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605年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国家。亚述前后存续时间共计2000余年,大致可分为古亚述或早期亚述(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世纪),中期亚述(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1世纪)和亚述帝国时期(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605年)[a]。[9]
亚述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底格里斯河中游地区,土著苏巴列亚人与迁徙而来的塞姆人逐渐融合,形成了亚述人。亚述人逐渐聚集交通要道苏巴尔图,形成早期的亚述王朝。[15][16]在前萨尔贡时期(公元前2370 年以前),亚述存在过17位王,并先后受制于阿卡德帝国和新苏美尔帝国。[16][17]约公元前2025年,普祖尔阿舒尔一世建立了新的王朝,该王朝经历了9任国王,持续了216年。[18][16][2]沙希姆亚达德一世上台后,征服了马里王国,亚述势力一度扩张到地中海东岸一带。[15][18]之后,亚述臣服于巴比伦国,直至汉漠拉比政权崩溃。[18]公元前15世纪中期,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米坦尼国攻陷了亚述都城,早期亚述时代结束。[15][18] 公元前14世纪左右,在亚述王阿淑尔乌巴里特一世的领导下,亚述摆脱了米坦尼的控制,恢复独立,进入中期亚述时代。[15]此后,亚述王恩利尔尼拉里、阿达德尼拉里一世、沙尔马纳赛尔一世、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等,先后率领亚述军队进攻巴比伦、叙利亚、米坦尼等国,并取得成功,相继吞并了哈尼加尔巴特王国和巴比伦尼亚、腓尼基等地区和城市,疆域范围不断扩大。[19][20]亚述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死后,国家陷入内战,亚述国势衰微,领土面积缩小。[19]公元前11世纪左右,亚述遭到阿拉美亚人毁灭性的袭击,中亚述时期结束。[15][21] 公元前9世纪前后,亚述王阿达德尼拉里二世趁周边国家衰落之际,趁机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最终控制了整个喀布尔河流域,使亚述重新复兴。[22][23][24]之后继任的亚述王不断开疆拓土,先后降服了那伊里国、巴比伦国、叙利亚、乌拉尔图、以色列和埃及等国。[24][22][25][26][27]到阿淑尔巴尼拔执政时,亚述帝国的疆域面积几乎囊括了古代西亚和北非的文明发达地区。[26][28]公元前616年,新巴比伦国与米底国结成的反亚述同盟攻入亚述本土,占领了卡尔胡。两年后,米底又攻下亚述城并洗劫一空。公元前612年,联军占领了尼尼微城,亚 述王辛沙尔伊什库恩自焚于宫廷中。[10][29][11]皇室成员阿淑尔乌巴里特二世率军冲出重围,在哈兰城自封为亚述王。公元前605年,阿淑尔乌巴里特二世被新巴比伦军队打败。至此,亚述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在历史上消失。[10][11] 公元前7世纪中期,亚述疆域范围东接伊朗,西达地中海东岸和埃及,北起南 高加索,南濒波斯湾。[22][26]早期亚述的政治机构由元老院、伊沙库·阿舒尔和名年官里模组成。元老院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15][30]中期亚述时,国王脱离元老院的控制,权力日益增强;[31]亚述帝国时期,中央政权掌握在国王的手中,国王集军事、司法、行政、财政和神权于一身。[32]亚述贯彻宗法家族制,强调父权至上的原则。[31]中期亚述和亚述帝国时期均存在社会阶级的划分,[31][32]特权阶级和特定人士享有赋税豁免政策。[33]亚述货币以黄金、白银和黑铅为主,且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发达。[34][5][6]亚述的文字是简化后的楔形文字。[7]亚述自创的文学作品并不多,但整理并保留下许多国外的文学作品,如成为犹太教经典《圣经》中诺亚方舟故事来源的《吉尔加美什史诗》,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重大影响。[7][35]亚述的浮雕造型艺术被誉为“亚述人所取得的最伟大的独创的成就”,对西亚诸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影响了伊斯兰教的建筑造型艺术。[7][36]亚述的科学吸收了巴比伦的科学成就,在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等方面卓有成就,其所创制了“星期”的历制,至今仍在使用。[37][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