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少衡-抖音百科
杨少衡,祖籍河南省林州市,1953年12月生于福建省漳州市,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69年上山下乡当知青,1977年起分别在乡镇、县和市机关部门工作。历任漳州市长泰县坂里公社小学教员,中共长泰县委办公室干事,龙溪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干事,漳州市文联副秘书长,漳州电视台台长,中共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漳州市文联主席,漳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2002年调福建省文联任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2007年当选为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2011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5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2021年12月4日,“鲁艺文艺奖”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沈阳举行,杨少衡的《不亦快乐乎》获中篇小说奖。出版图书有《村选》《党校同学》《两代官》《林老板的枪》。[1] 人物简介
杨少衡在创作上追求真实地描述乡土中国的容颜。他认为,小说应当给读者提供较多的社会信息量,这种信息应当是他们还不能从媒体或其他途径充分得到的。他强调,写作时不应当总想着官员的官衔,而应当总记着他是个人。杨少衡的履历相对比较复杂,他曾经当过知青、乡村碾米工人、乡村小学教师,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影响极大,是他小说题材、素材、人物、故事以及思想 的主要来源。他认为,作家挂职是深入生活的一种好方式,但也有局限,因为挂职者不承担直接责任,触及矛盾相对较少,感受可能不如实际工作者深切。他在调到省里前,在家乡任职,一直都是单位里的主要业务官员,同时还写小说,写的还是身边这些人和事,因此格外需要考虑“抽离”问题,尽量不让别人对号入座,给自己找麻烦。他的体会是在小说里尽量把人物和故事原型变形,变得似是而非。他的作品《党校同学》和《村选》分别展现了官员在复杂状况中的起落以及乡村现实政治生活的侧面,体现了他对基层民主进程发展变化的理解。杨少衡还关注福建的文学创作,认为福建及福建籍评论家非常强势,福建小说有较大发展,他提到了林那北、须一瓜、陈希我等作家,他们的作品在福建本土生活创作中受到关注。 获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