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悌

1930年蔡振绅所著书籍
二十四悌故事源于湖州蔡振绅先生于1930年所编辑的《八德须知》,又称“八德故事”。二十四悌故事是作者受《二十四孝》启发,有感于德育教育的缺失,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核心,根据正史故事编著。悌集共分为四篇,每篇二十四个文化典故。

出版背景

二十四悌故事源于湖州蔡振绅先生于1930年所编辑的《德育课本》。当时蔡先生行经福建,无意间读到了《二十四孝》,引发了他无限的感动,使他回忆起小时候,父亲每天晚上都会给他讲一段古人嘉言懿行的故事来教诲他,让他明白做人的道理。这些故事从小就深植在他的心中,也因而奠定了他一生德行的基础。当他长大以后,再读到这些孝悌故事时,既感到非常亲切,又再次深受感动。
民国初期,由于当时中国动荡不安,德教不行于世已经很久了。他有感于当时德教的沦丧,就立志把中国固有的传统美德,即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核心的“八德”汇集起来。他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以正史中的故事作为依据,汇集了768个故事,再配以绘图,题上诗词来教导儿童。在每个故事之后,蔡先生引述当时贤达之人的评语,附录在后,希望发人深省,引起今人对中国文化的重视。他希望在孩童最纯洁的时候,就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在中国绵延不绝地传承了五千多年的、历久而弥新的德教。
然而遗憾的是,蔡先生精心编辑的“八德故事”由于时局的动荡而未能在社会上广为流布。直至2001年,杨淑芬老师整理重印此书,名为《德育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