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斜角肌综合征

前斜角肌综合征
前斜角肌综合征是指因外伤、劳损等后天因素及先天颈肋、高位肋骨等先天因素,刺激前斜角肌,或因前斜角肌痉挛、肥大、变性等,引起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的血管神经束受压迫或刺激,而产生的一系列神经、血管受压迫症状。本病多因颈部后伸、侧屈位时,头部突然向对侧旋转,或长期从事旋颈位低头工作,对侧前斜角肌受牵拉扭转而发生损伤,或提拎重物损伤,使斜角肌痉挛、肿胀,刺激或挤压从其间穿越的血管神经束而产生相应症状。发病机制不明确。本病多发于20~30岁的青年女性,以右侧较为多见。主要症状表现为上肢疼痛、麻木、肿胀、皮肤发凉、变白、变紫。通常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无效者手术治疗。该病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效果满意,有时可得到永久的治愈。按摩有一定疗效。

就诊科室

  • 骨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

病因

  • 本病多因颈部后伸、侧屈位时,头部突然向对侧旋转,或长期从事旋颈位低头工作,对侧前斜角肌受牵拉扭转而发生损伤,或提拎重物损伤,使斜角肌痉挛肿胀,刺激或挤压从其间穿越的血管神经束而产生相应症状。神经根受压又可加剧前斜角肌痉挛,形成恶性循环。
  • 先天性畸形,如肩部下垂、高位胸骨、第7颈椎横突肥大、高位第1肋骨臂丛位置偏后等,使第1肋骨长期刺激臂丛神经,致使受臂丛支配的前斜角肌发生痉挛,进而使臂丛神经受压进一步加重。
  • 若前斜角肌痉挛、肥厚、变性,则易造成锁骨上部臂丛及锁骨下动脉受压。如颈肋或第7颈椎横突肥大,或前、中斜角肌肌腹变异并发时,当前斜角肌轻微痉挛,即可压迫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而导致神经血管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