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玛派-抖音百科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主要宗派之一,其教派传承于“前弘期”(8世纪),后人称“旧派”,以区别于“后弘期”形成的“新派”。宁玛派内部有远传经典、近传伏藏和甚深净相三大法脉传承体系。宁玛派比较全面的继承了吐蕃时期传播下来的教法仪轨,并且将这一教法仪轨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极其庞杂而又分门别类的教派体系,在藏传佛教诸多教派中独具一格。 基本情况
在中国的整个藏族地区的宁玛派寺庙从数量上看,它仅次于格鲁派寺院,而超过其他教派,在藏传佛教诸多宗派中位居第二。作为藏传佛教诸多宗派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宗派,宁玛派在藏族地区有着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宁玛派的六大寺院,分别为西藏的多吉扎寺、敏珠林寺,四川的协庆寺、竹庆寺、噶陀寺、白玉寺。宁玛派的主要法脉传承有:《幻变经》《集经》《心品》以及“三素”师承。宁玛派的教法仪轨,既继承了吐蕃佛教即西藏佛教“前弘期”的传统,又得以在“后弘期”重新构建,因此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从教义而言可分为九乘判教和大圆满法。 历史传承
在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初期阶段,有三位宁玛派大师对宁玛派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三位大师史称“三素”,即索波切·释迦琼乃(1002-1062)、索琼·喜饶札巴(1014-1074)、索·释迦桑格(1074-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