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士隆-抖音百科
张士隆(1475--1525) ,字仲修,号西渠,河南安阳人。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历任广平推官,都察院监察御史,先后巡按浙江、辽东、直隶等地,忠义谏言秉直弹劾,官至汉中守备副使,兴修水利灌溉民田。是明朝中叶一位学识渊博,办事认真的封建官吏。成化乙未五月九日生(1475年6月12日),嘉靖四年正月二十四日(1525年2月15日)卒于汉中任上,享年五十一。 生平综述
张士隆早年博学多识,于明弘治八年入太学,与安阳县籍的崔铣、寇天叙、马卿、吕楠等官吏切磋学艺,以学问闻名遐迩。正德六年(1511年),张士隆出任河东巡盐使,在任职期间,弹劾并罢免了贪官刘愉,并建立"正学书院",振兴文化教育,更以学识声名大噪。这时宦官活动十分猖獗[jué]。正德九年(1514年),宦官在北京皇宫寻畔闹事,使乾清官发生火灾。张士隆申辩时弊,就这件事上书当时的明武宗,要武宗不应宠信宦官,而应勤于政事,明察忠奸。但张士隆的上书被宦官所扣,宦官以武宗的名义驱逐士隆出京,担任"凤阳织造"这个官职。张士隆被贬出北京以后,宦官活动更加猖獗。宦官经常以"赐棍"的名义,打死一些正直的官吏和平民。慑于权阉气焰,自都御史以下的官吏都不敢过问这些事。张士隆不畏权势,弹劾宦官劣迹,引起朝野震动。当时,与宦官有密切联系的锦衣千户廖铠[kǎi]与其父廖鹏作奸犯科、贪污受贿,民愤极大。士隆弹劾廖铠父子,要武宗将二人绳之以法。这件事牵连到奸臣钱宁,钱宁便诬告士隆"治狱偏枉"。武宗听信馋言,贬士隆为晋州判官。明世宗继位以后,下诏恢复张士隆原来的官职,并让他出任陕西副使。时汉中一带治安很乱,盗贼气焰嚣张。为搞好治安,士隆下令"匿贼者罪及妻孥[nú],无赦"。于是盗贼纷纷就擒,治安很快好转。张士隆又在汉中修渠筑堰,使汉中平原千里沃野得以灌溉。 人物阅历
苦读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