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师[1]作为一项职业资格,其国家职业标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起草。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不同级别经营师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明确了相应的培训鉴定方法。完成规定的培训并成功通过鉴定后,从业人员可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是政府代表国家颁发的从业资格证明,适用于全国范围,并可根据国际公约进行国际互认。 历史沿革
经营师这一职业资格是在2003年首次推出,旨在响应全国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的精神。随着2010年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发布,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强调。这些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战略管理和跨文化经营管理能力。
职业内容
经营师的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组织架构设计、战略管理、市场营销、文化建设、法律知识、领导艺术、生产运营、财务管理以及资本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