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战役-抖音百科
上海战役,又称淞沪战役,发生于1949年5月12日至1949年5月27日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为解放上海发起的一场大规模城市攻坚战。[1]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党军纷纷向浙赣线及杭州、上海逃窜。[2][3]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在蒋介石的部署下率其所部,连同海军、空军部队共8个军25个师,计20万余人据守上海,为将上海的黄金、白银及重要物资运往台湾争取时间,掩护撤退。[2][4]由于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中共方面注重对其完整接收。加之上海市内又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与众多高楼,不利于大兵团机动和近迫作战。时任第三野战军总指挥的陈毅、粟裕于是决定采用钳形攻势,兵分两路切断国民党的海上退路,而后围攻市区,分割歼灭国民党在上海的守军。[3][5] 5月12日,人民解放军兵分两路对上海外围的国民党守军发起进攻,上海战役打响。从5月12日至5月19日,解放军第10兵团在月浦、杨行等地展开攻坚战,占领了刘行国际电台,肃清了其外围各据点的守军。解放军第9兵团则歼灭了川沙、白龙港以及周浦地区的守军,分别将国民党军主力压缩于高桥和浦东市区,与第10兵团形成了夹击吴淞口之势。至23日,解放军第9、第10兵团已从东、南、西三面将汤恩伯集团包围,随即各部从东、南、西三面向市区发起总攻。战斗至25日,解放军先后攻占浦东以及苏州河以南的主要市区。26日,国民党淞沪警备副司令刘昌义起义,解放军又进占苏州河以北市区。期间,吴淞、宝山、高桥等地也已攻克。27日,市区杨树浦地区的最后一部国民党军投降,上海全区完全解放。[3][6][7] 在上海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约40万人的兵力,伤亡3.3万余人的代价,歼灭了国民党军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所部15.3万余人,解放了上海。上海的解放粉碎了蒋介石想要借踞上海抢运物资,挑起国际争端的企图,加速了全国解放进程。同时,人民解放军在此战中对上海的保全也为解放后的顺利接管与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1][8][9][10] 战役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