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十二律

《周礼·春官》中的定音方法
五音十二律汉族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1]五音,即宫、商、角、徵、羽。[2][3][4]“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5][6]十二律,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7][8][9]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ruí]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10][11][12]

五音

具体解释

(1)《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jué、徵zhǐ、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相传是由中国最早的乐器“埙”的五种发音而得名。
相当于12356,即:do、re、mi、so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