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蒂亚拉(旁遮普语发音:[pʌʈeɑ̈ːɭɑ])是印度西北部旁遮普邦东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昌迪加尔西南65公里处。它是该州第四大城市,也是伯蒂亚拉区的行政首府。这座城市曾是英属印度旁遮普省的省会,现为伯蒂亚拉县的县府。伯蒂亚拉得名于锡克教酋长阿拉·辛格于1753年创建的皇家伯蒂亚拉王国,并在他去世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城市以其传统的伯蒂亚拉沙希头巾(一种头饰)、帕兰达(编织头发的流苏标签)、伯蒂亚拉萨尔瓦尔(一种女性裤子)、朱蒂(一种鞋履)和伯蒂亚拉配制(一种酒精饮料的量度)而闻名。伯蒂亚拉也被称为皇家城市和美丽城市。 历史沿革
词源
“伯蒂亚拉”一词来源于“pati”和“ala”两个词根,前者是当地语言中“土地条带”的意思,而“ala”来自城市创始人阿拉·辛格的名字。因此,“伯蒂亚拉”可以翻译成英文为“阿拉·辛格的土地”。
伯蒂亚拉邦是由锡克教酋长阿拉·辛格在1763年建立的,他在现在的伯蒂亚拉城市周围奠定了伯蒂亚拉堡垒(奇拉穆巴拉克)的基础。在1761年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中,马拉塔人被阿富汗人击败后,阿富汗人的统治在旁遮普地区占据主导地位。正是在这个阶段,伯蒂亚拉的统治者开始获得王权的象征。伯蒂亚拉邦经历了与阿富汗杜兰尼帝国、马拉塔帝国和拉合尔的锡克帝国超过四十年的不断权力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