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廓街(又称:八角街,[1]藏语:帕廓街;英语:Barkhor Street[2]),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旧城区,是围绕大昭 寺修建的一条拉萨最繁华的商业街。街道以大昭寺为中心,西接藏医院大楼,南临沿河东路,北至幸福东路,东连拉萨医院河林廓东路。是拉萨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1]是拉萨城的发源地。[4]八廓街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余米,有街巷35个。[1]以八廓街为核心的八廓古城,总面积1.33平方千米。八廓街属城关区八廓街办事处,下辖4个居委会,199个居民大院。[4] 八廓街是为了建筑大昭寺,并随着大昭寺的发展而建设和发展起来的,[6]有1300多年的历史,[7]公元7世纪,藏王修建小昭寺和大昭寺,周边随之形成了集文化、商贸、宗教、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是最初八廓古城。[4][3]公元823年,唐蕃在八廓街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石立唐蕃会盟碑。[4]元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王朝,重修大昭寺,在大昭寺周围出现了功德林、泽门林、丹杰林、泽觉林等寺院,还有各大寺院的扎仓、康村、僧俗官员与贵族府邸、市场以及民房等。[8]清朝中央政府于雍正六年(1728年)在西藏设立第一座驻藏大臣衙门,[4]衙署最早设在八廓街的冲赛康。[8]乾隆时期,清政府把甘丹颇章政权改为噶厦政府,行政功能的进一步融入,八廓街的街区功能和规模不断发生变化。”[8]自1992年以来,拉萨市编制了《拉萨市八廓街详细规划》;[8]2012年9月开始,拉萨市文物部门对八廓街内的古建大院进行了全面普查和登记工作,最终将56处古建大院列为拉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针对其中年久失修的古建大院开展了彻底的保护性修缮和日常保养工作。[9]2013年,唐蕃会盟碑修复工程正式启动,拆除了围墙,用玻璃罩等设施保护古碑碑身。[4]2024年4月17日,新华社发布旅游推介,拉萨八廓街:来“世界屋脊”的街头走走。[10] 2009年,八廓街入选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8]2023年11月,八廓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1][12] 名称由来
八廓街(八角街)呈圆形,并非以街道形状定名,而是藏语“帕廓街”(Barkhor Street)的音译,意思是围绕大昭寺的街道。[2]藏语八廓是“环形朝拜路”的意思,整个街区有街巷35条,四通八达。一条长达千余米的主街,围绕大昭寺环形,成为该区域最重要的商业朝圣道路,所以整个街区被称为八廓。[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