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庄公(生年不详-前731年)又称齐前庄公,姜姓,吕氏,名购。他是中国诸侯争霸时代齐国的第十二任国君,是齐国霸业的奠基者,也是齐国历史上的中兴之主之一。其祖父是齐国第十任国君吕赤,父亲是齐国第十一任国君吕脱。[1][2]
齐庄公于齐成公九年(公元前795年)在齐成公去世后继承君位。彼时齐国内廷动荡不安,且曾两度迁都,从薄姑迁至临淄,致使齐国元气大伤。然而,在齐庄公的统治下,齐国开启了休养生息之路,不安的局面逐渐得以改观。他在位长达64年,是春秋战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正因为如此长的统治时期,使得刚经历长达70年内乱的齐国,在长时间的稳定状态下得以恢复元气。到了齐庄公晚年,齐国已基本处于小霸地位。他为后来的齐僖公主盟诸侯、齐襄公灭纪报哀公被烹之仇以及齐桓公九合诸侯,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史伯曾赞誉齐庄公为“姜、嬴之隽”,足见其在历史上的卓越地位。他的统治对齐国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为齐国在春秋时期的崛起奠定了重要基石 。[1][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