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清真寺

位于厦门的清代伊斯兰教建筑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玉屏路西侧。寺内保存的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厦门清真寺碑记》记载,寺建于道光末年(1850),由浙江提督杨帅倡捐修建。

历程简介

厦门清真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
同治年间(1862~1874),厦门防军马司马(边防司令)倡捐拓建寺的前栋。1924年唐柯三任厦门海关监督,再次发动穆斯林重修寺院并立碑记。寺坐西朝东,平面呈狭长方形,分为3进,入门是天井庭院,二门内为大厅和厢房,三门内是礼拜殿,殿顶为悬山式建筑。[1]
1982年,厦门市人民政府资助重建,该寺现为厦门特区中外穆斯林宗教活动中心。寺内保存一副清代阿拉伯文木刻对联和一块木牌,木牌上记载了1904年常子美调查厦门各处穆斯林墓地的情况,其中收录的墓地有54处,计279穴,涉及17个姓氏。1988年,厦门清真寺翻建前楼时从地下掘出3方雕刻着阿拉伯文、波斯文的汉文的墓碑,它们分别属于武显将军保琨山(1854)、广东海阳县正堂杨石松(1867)和武德将军安徽寿州人杨致盛(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