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汇龙潭公园-抖音百科
汇龙潭公园位于上海嘉定镇中心,面积48446平方米,设西、北两大门,西门在南大街183号,北门位于塔城路299号。公园分南北两个部分,北临塔城路,西与孔庙毗邻,南接沙霞路,东靠博乐路,横沥河由南往北贯穿园西。[1][2] 汇龙潭公园始建于明天顺四年(1460年),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命名为汇龙潭,民国17年(1928年)初,县通俗教育馆将汇龙潭四周一带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物和花木略加整修,于1929年2月辟为奎山公园。1974年,嘉定县人民政府以原奎山公园部分景点为基础,改造、扩建为嘉定人民公园并于1976年开园,1978年改名为汇龙潭公园,1979年5月1日对外正式开放。1984年扩建二期工程,同年完工,并全园对外开放。[1][2] 汇龙潭公园在2023年入选为首批“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且被评为2022 年度四星级公园。[3][4] 发展历史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嘉定知县熊密在县学前挖池,定名汇龙潭。明末清初,汇龙潭又经多次疏浚整理,潭水与孔庙建筑和应奎山相映,景观优美,有“庠[xiáng](即嘉定县学)八景”之说。八景即:汇龙潭影(汇龙潭)、殿庭乔柏(孔庙古柏)、映奎山色(应奎山)、黉[hóng]序疏梅(在县学中,已湮没)、聚奎穹阁(魁星阁)、双桐揽照(已湮没)、启震虹梁(龙门桥)、丈石凝晖(已湮没),其中五景尚存园中,只有一景在园外。在清嘉庆三年(1798年)县教谕刘崧[sōng]秀撰写的《汇龙潭种树记》中,就有沿汇龙潭北、东、西堤岸植桐、榆、枫杨70余株,四面插种杨柳无数的记载。同治四年到十二年(1865~1873年)间浚扩汇龙潭后,潭北入口处宽达92丈(306.67米),潭方广200余丈(700~900米),有五条河道交汇于此,形成了群龙相聚之势,历年端午节均在此举行龙舟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