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匈事件

1956年10月发生在波兰和匈牙利的暴乱事件
波匈事件,匈牙利1956年革命,或称匈牙利十月事件(匈牙利称为“1956年革命”,匈牙利语:1956-osforradalom)发生于1956年10月23日—1956年11月4日,匈牙利民众对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政府表达不满导致苏联入侵的暴力事件。[3]地点是波兰和匈牙利,最初以学生运动开始,以苏联军队入驻匈牙利并配合匈牙利国家安全局进行镇压而结束。[4][5]
第二次世界大战匈牙利社会主义实践,几乎完全复制斯大林模式。1949年斯大林亲自批准了对匈共中央书记拉伊克的审判后,在匈牙利进一步形成了拉科西个人崇拜和专制统治,引发了群众的不满,留下积怨。1953年在苏联干预下,纳吉和拉科西之间矛盾不断深化,1955年1月,纳吉被开除党籍并罢免总理职务。1956年7月,苏联“建议”拉科西因病离职休养并指定格罗作为继承人,补选卡达尔担任中央委员会书记。这一切都形成了匈牙利事件的复杂背景。1956年10月,匈共为拉斯洛等人举行隆重葬礼,并恢复了纳吉党籍。10月23日,首都布达佩斯大学生和群众近20万人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民主,反对苏联干政,骚乱一发而不可收。10月24日凌晨,匈共中央解除赫格居什·安德拉什的总理职务,由纳吉接替,格罗留任党第书记。1956年11月3日晚,苏联人诱捕匈牙利军事代表团并在11月4日凌晨对匈牙利发起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很快控制了局面。苏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很快控制了全国,使暴乱得以基本平息,1956年匈牙利事件就这样被苏联镇压下去。[1][2]
这场暴乱给匈牙利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整个事件中共有约2700人死亡,2万多人负伤,波匈事件后,大约有15万至20万人出国外逃。[2][4][6]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临时中央委员会于1956年12月召开全体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将10月事件定性为反革命事件。匈牙利事件的一个深刻的教训是,不顾本国国情不仅使主观脱离客观,而且使党脱离人民群众,必然使革命和建设事业遭到挫折。拉科西的悲剧在于,照搬外国模式造成严重后果后,仍坚持错误迟迟不肯改正,结果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终于酿成大祸。[2]

简述

波兰发生的事变,以及随后发生的波苏矛盾得以和平解决;而在匈牙利,抗议活动演变成为当局无法控制的动乱,苏军的坦克开进了布达佩斯,事变才得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