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郡-抖音百科
东郡是战国魏地。秦始皇五年(公元前242年)攻取其地,初建东郡,后又得卫旧都濮阳等地,并入东郡,因秦在西,故此称东,西汉沿袭不改,王葬日治亭。东汉复名东郡,治濮[pú]阳县,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梁山县以西,河南长坦以北、延津以东及山东冠县、河南清丰以南地。[1] 东郡是秦王政五年(前242)置。治濮阳县(今市西南)。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南滑县、濮阳市、清丰县、南乐县以东,山东东阿县、梁山县以西,北起山东茌平县。聊城市、莘县,甫抵山东郓城县,东明县、河南延津县中部。东汉以后,辖境逐渐缩小。移治东武阳县(今山东莘县西南)。建安中复移治濮阳县,西晋,改为濮阳国。前燕复为东郡,治鄄城县(今山东鄄[juàn]城县北旧城)。南朝末移洽滑台(今河 南滑县东旧滑城)。《通鉴》:元嘉八年(431)“魏克滑台,执(朱)修之及东郡太守申谟”,即此。隋开皇九年(589)废。大业三年(607)又改兖州为东郡,治白马县(今滑县东旧滑城)。大业九年(613),吕明星率起义军“围东郡”,即此。唐初改为滑州。[2] 历史
秦取魏地置东郡,前河北省大名府、山东东昌府、及长清县以西皆是,《史记索隐》魏都大梁,濮阳、黎阳,并是魏之东地,故立郡名东郡,《王先谦汉书补注》“魏世家云秦拔我二十城,以为秦东郡,秦在西,故此黎东,时尚未灭魏,不得以魏都立名,索隐非也。”治濮阳,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南。晋废。(东汉初平中尝治武阳,臧洪为太守,又治东武阳,参看东武阳县条。) 根据商周历史,东郡之所由来,系因商周时代“小东”而来。商以朝歌为都,以东为东方,近处为“小东”,泰山以东为“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