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镇

山东省章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原龙山镇与党家镇合并),是承接济南历城区与济南章丘区的西部新城区,辖76个行政村,是一座既具古城风韵、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城区。

概况

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位于济南市章丘区西部,东连枣园街道办事处,南接圣井街道办事处,北邻原党家镇,西与济南市历城区接壤,地处平原,南高北低。距济南市区25公里,总面积43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2.7万人。龙山历史悠久,历史上一直属于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宋朝时就设立了龙山镇,从宋金至民国,一直是历城县东部的重要城镇。新中国成立后区划调整划归章丘县(今济南市章丘区)。同时又是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一座新兴城镇。
龙山是龙山文化的命名地,拥有城子崖遗址西河遗址、东平陵故城、“汉墓群、韩信桥、太平寺”等文物古迹。济南市章丘区龙山东,济青公路北侧,有一长方形高地,宛若城垣,名曰“城子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山文化的代表遗址和命名地,兼有岳石文化和周至汉代的遗存。位于济南城东济南市章丘区龙山武原河畔被称为"城子崖"的台地上。东西约430米,南北约530米,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台地现存范围东西约200米,南北约350米,文化堆积厚约3米,为重点保护区。1928年春,吴金鼎山东考古调查时发现。1930年11月和次年10月,中央研究院与山东省政府联合组成山东古迹研究会,先后两次进行发掘,揭露面积15600平方米。上层为周至汉代几个不同时期的遗存,下层是首次发现的一种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因陶器烧成温度较高,胎质坚实,颜色较纯正,与已知的以红陶和彩陶为主要特征的仰韶文化有显著的区别,被称为"黑陶文化"。又因遗址与龙山毗邻,遂正式以"龙山文化"命名。
龙山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如今更是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龙山人民重信守诺,创新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