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塞尔多夫

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首府
杜塞尔多夫(德语:Düsseldorf[2]),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首府城市,北邻鲁尔区,东南方是科隆[1]杜塞尔多夫面积为216.62平方千米,分为10个区、50个街区[13],是德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德国商业、服务业的中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杜塞尔多夫人口数量为643753人。[1][3]
杜塞尔多夫位于德国的西北部、莱茵河右岸、下莱茵盆地的中心,地形平坦。地处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交汇处,四季变化非常明显,平均温度从隆冬一月的-6°C到盛夏七月的26°C。杜塞尔河(Düssel)与莱茵河在境内交汇,杜塞尔河属于莱茵河的右支流,河道全长40千米。杜塞尔多夫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之前它只是杜塞尔河畔的小村庄。1288年8月14日,杜塞尔多夫被赐予城市地位,但之后很长的一个时期,它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1380年,杜塞尔多夫成为公爵都邑,公爵在这里修筑了城堡,城堡后来扩建为官邸。1679年至1716年,约翰·威廉二世(普法尔茨选侯)在位,他为城市建造了歌剧院、美术馆等,画家、音乐家、建造师、学者云集宫廷。在他的倡导下,杜塞尔多夫成为一个大艺术中心。后来继任者迁都海德堡,杜塞尔多夫逐渐零落。十九世纪拿破仑军队进入到莱茵河,他把杜塞尔多夫划为贝尔格大公国,封妹夫缪拉夫元帅为君,并下令拆除城垣改为公园和大道,使得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杜塞尔多夫几乎被夷为平地,1946年后重建,并成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首府。[1][14]
杜塞尔多夫是德国西部重要的经济、金融中心,水、陆、空交通枢纽,欧洲物流中心城市。杜塞尔多夫的工业以钢铁、煤炭、化工、汽车、电机、玻璃精密仪器、纺织、造纸等为主,支柱产业有金融、化工、会展、服务业等。2020年,杜塞尔多夫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09亿欧元。[7]
杜塞尔多夫是19世纪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的出生地。境内有十三至十八世纪古迹、艺术学院、陶器博物馆、老城区、集市广场等等。[1][15]截至2021年,杜塞尔多夫位列2021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69名。[16]2023年,该市被美世(Mercer)评为世界十大最具吸引力城市之一。[4]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