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英文名:county magistrate[1])日本都道府县行政区的首长即为知事。[5]日本的知事就是地方一级行政区的长官,负责辖内的政治、经济、行政、防务等重要事务。[4] 1869年,天皇任命各藩主为“藩知事”,剥夺他们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使之成为隶属中央的地方官。1871年7月14日又“废藩置县”,改革行政区划,将全国分为3府72县(后合并为3府43县),免除原藩知事的职务,命令他们到东京居住,其职务由天皇任命的知事代替。至此,以天皇为中心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得以确立。[3]1947年5月3日《战后宪法》和《地方自治法》生效以来,由选民选出任期四年的县知事,且县知事不得兼任国会议员或地方议会议员。[2]2015年日本一级行政区(都、道、府、县)行政长官即“知事”的平均年收入数据连续2年增加。[5][6]知事有权制定规章、起草预算、向普选产生的地方议会提交法案,并有权任命地方教育和公共安全委员会等各行政委员会的成员。[2]日本有关法律规定:凡年满30周岁以上的地方居民,均有权作知事候选人。[7] 知事并不属于官僚系统,在日本,知事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选举出的官员地位平等,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官员并不属于级别鲜明的官僚体系。无论是首相还是普通人,只要赢得选举就可以出任知事等职务。[8]2016年,日本东京7月31日举行都知事选举,独立参选的自民党人士、日本首位女性防卫大臣小池百合子以绝对优势胜出,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都市长”。[9] 定义
日本的府知事就是地方一级行政区的长官,负责辖内的政治,经济,行政,防务等重要事务。与都、道、县是平行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大概相当于中国的省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