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河

山东省临沂青龙河
青龙河,是山东临沂开挖于明朝嘉靖年间的一条护城河。[3]青龙河发源于涑河水田桥,从涑河通达路处引出,自西北向东南贯穿临沂城区,在市区东南部流入小埠东灌渠,全长8.46公里,汇水面积11平方公里,是临沂城区雨水、污水排出的重要河道,同时又是市民休闲娱乐场所。[2]青龙河一般河段深3.3米,宽5.3米。[1]
1980年以后,青龙河河边建起了房子,人口增多,污染严重。[2]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6年之前,临沂政府对青龙河进行了多次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河水脏臭、环境杂乱的局面。2006年,临沂市城市排水维护管理处按照市政府统一规划,对青龙河整个河道进行了清淤垒砌改造,对沿河两岸进行截污、绿化,亮化、硬化建设。[3]2015年,临沂市政府实施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投资2.65亿元用于青龙河综合整治工程。[4]2017年,临沂市率先在全省实行“河长制”,青龙河也设立了市级河长。[4]同年11月,青龙河净水厂工程被列为临沂市重大民生工程。[1]2018年11月19日,临沂市政府出台《临沂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4]2020年10月26日,青龙河一期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实现了晴天无溢流目标。[5]2022年8月5日,临沂青龙河治理提升二期工程全段验收完成。项目建成后能有效的解决青龙河沿岸污水入河的现象,河道脏乱差的面貌得到比较彻底治理。[6]

历史沿革

修建历史

临沂青龙河又称护城河。临沂城本无护城河,明嘉靖年间(1522年后)建藩于沂州的泾王朱佑橓倡议开挖北涑河,从城西郭庄(今属临沂市大岭镇)引涑河水东流经沂州城北入沂河;清同治九年(1670年),又自城西水田村北开挖支河,引北涑河水流经城西绕向城南,在城东南角入城东自北向南流的青龙河,临沂始有四面环水的护城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