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时代

王安忆所著小说
《启蒙时代》是自2003年小说《桃之夭夭》后王安忆最新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王安忆用20多万字的笔墨、以精细而锐利的手术刀,解剖和描述了1967年至1968年底两年间,南昌、陈卓然、海鸥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的成长。在这部小说中,王安忆笔下的这几个年轻人狂热迷恋马克思艰深的著作和语言,他们的精神思想在磨难中坎坷地成长。

点评鉴赏

王安忆写过多部以“老三届”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启蒙时代》可以说是最有深度的一部。这部小说,初读时需要一点耐心,弄清街道的走向、学校的方位环境,适应略感生疏的背景…… 但很快,那些不同的人物、陌生的场景、绵密的叙述、细致的描写、有说服力的剖析,就将你引入佳境,感觉到阅读的愉快和读下去的欲望。和王安忆以往的作品一样小说中有很多精彩的情节,小老大(海鸥)的沙龙里的各色人物和奇异的话题,南昌和父亲之间微妙的交流,夜半时分南昌们与嘉宝外祖父的“交锋”,阿明和王校长在被关押的教室里关于数学和唯物论还是唯心论的玄妙交谈,这些都让我们恍然悟到,在汹涌澎湃、荡涤了一切污泥浊水的“革命”浪潮之下,生活竟是这样奇妙而生动,也这样世俗而平庸。
有“老三届”的读者读了《启蒙时代》,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感和对往昔的回忆。那个时代的经历,已经深深地刻在他们的心上,“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既是磨难,也是人生的财富。王安忆没有渲染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变故,而是着力描写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一代人心灵的成长,写一代人的历史命运。对70后、80后的青年人来说,这部小说会像一个遥远的、充满神秘感的故事,毕竟四十年过去,时代已是天翻地覆了。但是,“代沟”并不一定成为阅读的障碍,由于隔膜而好奇,反而会有探究的愿望。[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