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纵隔

以心包前、后壁为界的区域
中纵隔[1][2]是指以心包前、后壁为界限的区域[3],大约位于人体第五至第八胸椎的位置。这个区域内包含心脏、心包以及与其相关的大型血管根部,还有膈神经等重要结构。

特征

心包腔是由浆膜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围成的一个封闭空间,正常情况下含有少量液体。心包横窦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与上腔静脉、左心房之间,是心血管手术中常用的操作部位。心包斜窦则是位于两侧肺上下静脉、下腔静脉、左心房后壁与心包后壁之间的区域,此处积液不易排出。心包前下窦则是位于心包壁层前部与下部交接处的一个较浅的空间,通常也是心包积液最先聚集的地方。心包前面通过胸膜和肺与胸骨和第二至第六肋软骨相邻,但在第四至第六肋软骨的高度,胸膜前界形成了心包三角,使得心包可以直接与这些肋软骨、肋间隙和胸骨下部接触,这一区域称为心包裸区,可用于心包穿刺操作。心包前壁还有一条连接胸骨的结缔组织带,称为胸骨心包韧带,起到固定心包的作用。心包背面与主支气管食管、胸导管、胸主动脉、奇静脉和半奇静脉等结构相邻,并且有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穿过心包与纵隔胸膜之间的间隙。心包下面是下腔静脉和膈,与膈中心腱紧密愈合,周围的组织相对容易分离。心包上方有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和上腔静脉。心包的血液供应主要由心包膈动脉、肌膈动脉和食管动脉提供,相应的静脉则汇入胸廓内静脉、奇静脉或半奇静脉。心包的淋巴回流至纵隔前、后淋巴结和膈上淋巴结。心包的神经支配较为复杂,包括自主神经丛、肺丛和食管丛,以及膈神经、肋间神经和左喉返神经,它们负责传递感觉信息,因此在心包手术中需要进行麻醉处理。

心包分类

心包是包围心脏及其相关大血管根部的一层结构,可分为外层的纤维心包和内层的浆膜心包。纤维心包呈锥形,底部宽大,顶部狭小,开口位于心脏的右侧并与出入心脏的血管外膜相连。浆膜心包则分为脏层和壁层,其中壁层与纤维心包紧密结合,而在出入心脏的大血管根部上方反折成为脏层,也就是心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