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泰祥(?~1253年),又名高祥。白族先民,封地在今姚安,历任第二十一世国王段祥兴、第二十二世国王段兴智相国。[1][2][3][4][5] 高泰祥出身于大理国的高氏家族,该家族在大理 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长期掌握政权。高氏家族的崛起始于大理国第四位皇帝段思聪在位期间,高氏取代董氏相位,逐渐掌握大理国政权。高泰祥是大理国的重要政治人物。他被誉为“治国良臣”,在任期内积极育才,国家繁荣。[1][2][3][4][5]
公元1253年(宋理宗宝佑元年,元宪宗三年),忽必烈率十万蒙古兵攻大理,高泰祥极力主战,杀蒙古招降使者。他率领大理军队驻守金沙江沿线,抵抗蒙古军队的中、东两路联军。然而,由于蒙古军队采用迂回战术,高泰祥的防线被突破,他只得退回大理城内据险自守。最终,大理都城被蒙古军队攻占,高泰祥兵败被俘。高泰祥被俘后,面对忽必烈的劝降,他拒绝了忽必烈的高官厚禄。忽必烈感叹其忠诚,但仍下令将其处死。高泰祥引颈受戮,临刑时高呼:“段运不回,天使其然,为臣陨首,吾事毕矣。”表现了他的忠诚和悲壮。[1][2][3][4][5]
人物简介
家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