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

通过威胁、实施暴力等手段恐吓或胁迫
恐怖主义(Terrorism)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指以非常的暴力手段或暴力相威胁,造成恐怖效果,以达到某种政治或社会要求的行为。[4]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2013年)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如下:恐怖主义指蓄意通过暴力手段(如制造爆炸事件、劫持飞机、绑架等),造成平民或非战斗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和主张。[1]
恐怖主义一词译自英文terrorism。其中,terror这个词早在2100年前就已经出现,“恐怖主义”一词最初用于描述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俱乐部的“恐怖统治”。[1]依据学界通常观点,可以将恐怖主义的演化史分为古代恐怖主义、近代恐怖主义、现代恐怖主义与当代恐怖主义四个阶段。[6]
恐怖主义的类型就像对恐怖主义定义一样,学者们对于恐怖主义类型的划分也各不相同。[7]威金森把恐怖主义分为四类:刑事恐怖主义、精神恐怖主义、战争恐怖主义、政治恐怖主义。海克把恐怖主义分为疯狂型的恐怖主义、刑事性的恐怖主义和斗士型的恐怖主义三类。施密德在《作为沟通的暴力》一书中将恐怖主义分成三类:暴乱型恐怖主义、国家恐怖主义和义务警察型的恐怖主义。[7]比较常见的恐怖主义有国际恐怖主义、[2] 政治恐怖主义、[3] 宗教恐怖主义、[4] 网络恐怖主义等类型。[5]
恐怖主义具有不可预测性和残忍性的特点。当代恐怖主义具有主体类型多样化、小型化,手段科技化、网络化,高度随意性与高度组织化并存等一系列特征。[8]恐怖主义鼓励对平民实施暴力,其形式从传统的绑架、劫持人质、暗杀到不断演进的劫机、爆炸、自杀式袭击、使用生化武器或是进行网络攻击等不一而足。[3]造成恐怖主义的原因十分复杂,包括宗教、经济、社会、心理等多种原因。[9]
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国际关系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4]由于恐怖活动威胁到许多国家的安全,各国都在采取措施以确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国际反恐合作已经出现国家、集团、地区、各种国际组织相互交叉的协作,形成多层次合作机制,合作的内容包括交换情报、引渡恐怖分子、相互协调计划以及设立专门的联合反恐机构,成立快速反恐部队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