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武帝初宁陵

位于南京的南朝时期陵墓
宋武帝初宁陵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陵墓,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麒麟门外的麒麟铺。宋武帝初宁陵多次被盗掘,陵冢已经被夷为平地。地宫布局,史无记载,尚待发掘。

规模

宋武帝初宁陵是原有规模较大的陵园,内有寝殿和陵庙建筑。据《宋书》记载:"自元嘉以来,每正月舆驾必[]初宁陵",但是陵园建筑多毁于兵火,仅存陵前神道两旁的天禄麒麟石雕。天禄居东,已经残缺不全,目嗔口张,昂首宽胸,五爪抓地,双角已失,有须子和双翼,翼呈鳞羽和长[líng]状,卷曲如勾云纹,极富装饰意味。麒麟居西,四足已失。体态与天禄对称,仅头略向后仰,独角尖已残断,双翼的形状与天禄相似。两售石雕造型凝重、古朴,与汉代石雕刻风格有脉息相通的联系。

史书记载

三年春正月甲辰朔,诏刑罚无轻重,悉皆原降。壬子,以前冀州刺史王仲德徐州刺史。癸丑,以尚书令扬州刺史徐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事,刺史如故。抚军将军、江州刺史王弘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太子詹事傅亮尚书仆射,中领军谢晦为领军将军。乙卯,以辅国将军毛德祖为司州刺史。乙丑,诏曰:“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莫尚于此;发蒙启滞,咸必由之。故自盛王,迄于近代,莫不敦崇学艺,修建[xiáng]序。自昔多故,戎马在郊,旌旗卷舒,日不暇给。遂令学校荒废,讲诵蔑闻,军旅日陈,[]豆藏器,训诱之风,将坠于地。后生大惧于墙面,故老窃叹于子衿。此《国风》所以永思,《小雅》所以怀古。今王略远届,华域载清,仰风之士,日月以冀。便宜博延子,陶奖童蒙,选备儒官,弘振国学。主者考详旧典,以时施行。”二月丁丑,诏曰:“豫州南临江浒,北接河、洛,民荒境旷,转输艰远,抚莅之宜,各有其便。淮西诸郡,可立为豫州;自淮以东,为南豫州。”以豫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为南豫州刺史,征虏将军刘粹为豫州刺史。又分荆州十郡还立湘州,左卫将军张纪为湘州刺史。戊寅,以徐州之梁,还属豫州。三月,上不豫。太尉长沙王道怜、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并入侍医药。群臣请祈祷神祇,上不许,唯使侍中谢方明以疾告庙而已。丁未,以司徒庐陵王义真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上疾[chōu]己未,大赦天下。时秦雍流户悉南入梁州庚申,送[]绢万匹,荆、雍州运米,委州刺史随宜赋给。辛酉,亡命刁弥攻京城,得入,太尉留府司马陆仲元讨斩之。夏四月乙亥,封仇池公杨盛为武都王,平南将军杨抚进号安南将军。丁亥,以车骑司马[yǎn]刺史庚寅,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孔季恭[hōng]。五月,上疾甚,召太子诫之曰:“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远志,非如兄韶有难御之气也。徐羡之傅亮当无异图。谢晦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小却,可以会稽江州处之。”又为手诏曰:“朝廷不须复有别府,宰相带扬州,可置甲士千人。若大臣中任要,宜有爪牙以备不祥人者,可以台见队给之。有征讨悉配以台见军队,行还复旧。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仗既不许入台殿门,要重人可详给班剑。”癸亥,上崩于西殿,时年六十。秋七月己酉,葬丹阳建康县蒋山初宁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