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特蒙德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ortmund)是德国最著名的理工类高等学府之一,坐落于德国第七大城市,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多特蒙德市。该校原名为多特蒙德大学,于2007年正式更名为多特蒙德工业大学。在多特蒙德工业大学有34269人在大约80个学士和硕士学位的课程中学习,它也是最大的20所德国大学之一。多特蒙德工业大学连续多年被QS和泰晤士高等教育(THE)评为全球成功的年轻大学之一,并且连续多年跻[jī]身排名前500的世界大学行列。多特蒙德工业大学成立的初衷是意图建成一所理工大学,但随这1980年代,原多特蒙德教育学院的并入,多特蒙德工业大学也有了众多的人文学科。[1] 多特蒙德工业大学作为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第二大的工业大学,是德国国家支持的重点工业类大学之一,鲁尔大学联盟(UA Ruhr)成员之一,也是北威州重点支持的高等学府。学校在机械制造,电器工程,经济学(包含统计学学科领域),材料科学,教育科学,生物与化学工程,物流工程,工业工程,建筑工程,空间规划以及计算机工程等方面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在2015年DFG的 Foederatlas将该校的五个专业方向列为全德国科研实力前十的高校,分别是生产工程技术,经济学,材料工程,教育科学,以及信息技术。 多特蒙德工业大学分为南北两大校区,两个校区合成了整个大校区内,两部分之间通过和西门子合作研究的H-Bahn相连。学生可以凭借学期票乘坐H-Bahn往返于南北校区之间。在北校区有集合了主要的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食堂,实验室,以及研究所(例如Fraunhofer IML,Max Planck InstitutePhysiology)。
学校介绍
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一贯致力于跨学科合作,一贯致力于将自然、工业技术科学与社会文化学科在教学和研究方面的特点相融合,因此吸引了众多学子在大学所属的17个院系内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如今多特蒙德工业大学已发展成为尖端科学的研究地,拥有优秀的教学与培训课程。大学有17个院系、近四万名学生,以及六千多名教职员,其中教授为304人。学校每年的经费预算约为3,6亿欧元,约为29亿人民币。主要的研究范围包括工程学与电脑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经济学。整个大学不仅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气氛,并且非常重视与当地企业的紧密联系和合作关系。此外,无数著名公司也在位于大学附近的科技园内找到了他们的常驻地。作为德国最知名的两家学术研究机构,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机构(Max Planck Institute of Molecular Physiology)和弗劳恩霍夫研究机构(Fraunhofer-Gesellschaft IML),也坐落在多特蒙德大学校区内并且与大学有多方面深入的研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