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儒学案

徐世昌所著的清代学术思想史著作
《清儒学案》是一部研究清代学术思想史的专著,由徐世昌及其门客僚友吴廷燮等集体编[zuǎn]。该书共208卷,收录清代学者著作在万种以上,内容丰富,但编纂不精密,内容也很芜杂,可供研究中国哲学史参考。徐世昌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下野后隐居天津,开始召集门客修纂《清儒学案》。参与《清史稿》编纂的学者,如王式通夏孙桐金兆蕃张尔田柯劭忞、王树[nán]等人,也参与了《清儒学案》的编纂或提供意见。编纂主持人实为夏孙桐。1938年刊刻行世。钱穆早年著有《清儒学案》,但抗战期间因稿沉长江而失传,仅存《清儒学案序》与例言。

内容简介

《清儒学案》在编纂体例上,参照《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的做法而有所折衷。正案一般以学者字号为标题,凡曾为宰辅者或2人以上合案者,则称其县籍。列入附案的人物,则称为正案中人物的家学、弟子、交游、从游、私淑等。列入诸儒案者,以省籍分编。编排上,除居前11名是封建朝廷规定从祀孔庙者外,一般以学者生卒先后为序。每人先列传略,后载专著、文集。所采著作都在传中标明。

关联项目

《清儒学案》之前的清代学术史研究著作包括江藩的《宋学渊源记》《汉学师承记》,唐鉴的《国朝学案小识》,以及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这些作品为《清儒学案》的编纂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背景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