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服膺(1890年—1937年),字慕颜,别名兴菴,山西崞县(今原平市)人,保定军校步兵科第五期毕业,早年从军跟随阎锡山。[2][1][3]
1918年,李服膺毕业后,初任山西学兵团教官,后晋升为连长。1930年,李服膺任阎锡山的第5军军长。1931年,李服膺任国民革命军68师师长,后68师改编为61军,他就任军长等职。[3]其间,他与张荫梧、楚溪春、李生达、傅作义等人结下深厚情谊,共同结拜为兄弟,被誉为阎锡山麾下的“十三太保”之一,且李服膺在其中被尊称为大哥。1937年9月,他率领部队在天镇抗击日军入侵时遭遇失利。同年10月,因战败之责,李服膺在太原被阎锡山处决。[1][2]
人物生平
李服膺1896年出生于山西崞县。1912年,李服膺进入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学习。[1][2]
1916年,他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步科,并于1918年毕业。随后,他担任了山西学兵团的教官,后晋升为连长。1920年,李服膺出任第3团第3营营长。1925年,他先后担任迫击炮队队长和第26团团长。1926年,其职务进一步提升为第13旅旅长及第7军第14师师长。1928年2月出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军长,同年8月转任暂7师师长,10月则兼任第38师师长及平磁铁路护路司令。[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