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测序是一种通过对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及其高级结构进行实验测定的技术[1]。尽管可以根据中心法则从核酸序列 推导蛋白质序列,但蛋白质测序能够更精确地追踪转录后修饰(PTM)[2]。对于已知物种的蛋白质,仅需确定部分序列,便可通过与蛋白质序列数据库对比,推测出对应蛋白。最早的人类蛋白质测序工作始于1953年,当时弗雷德里克·桑格成功测序了牛胰岛素。现今,最常见的蛋白质测序方法是蛋白质谱法,其中蛋白质首先被分解为肽段,随后通过质谱仪获取其电荷与分子质量比例,从而推断氨基酸序列。此外,埃德曼降解法仍然广泛应用于蛋白质N端的测序[3]。 历史沿革
蛋白质测序的历史始于1953年,当时弗雷德里克·桑格首次完成了对牛胰岛素的测序,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蛋白质测序。此后,桑格所发展的测序方法以其名字命名为桑格法,成为早期蛋白质测序的重要手段。
方法原理
蛋白质测序的主要目标是对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进行测定,即确定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数量及其氨基酸序列。这一过程是蛋白质化学研究的基础。自桑格的工作以来,已经了解了大约十万种不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