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山西省地标之一
山西省寿阳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因其四面正方而得名,又因其主峰形似蝙蝠,且清嘉庆年间,方山有断碣出土,上书“神蝠”字样,为晋时遗物,因而大学士祁隽藻榜书“神蝠”大字,立石于方山,故又名“神蝠山”。总面积3580.3公顷,风景旅游区面积1125.1公顷。主峰海拔1532米,其峰顶坦地面积达到28000平方米,为北方山脉之罕见,俗称“神坪金顶”。

历史文化

方山在晋朝时赐名为福秀神山,故称神福山。宋政和二年(1112),因山形四面方正,得名为方山,又据《清凉志》称,五台山外有四,方山亦称“朱明”。有坦地2.8万平方米;方山境内,松林浩然,杂以各类果木,森林覆盖率达83%。
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方山的寺院唐代李氏皇族分支李通玄修道而兴,之后法宏、宗政、衲云等禅师步其后尘而来,鼎盛于明清时期。进山的沥青公路和6670平方米的停车场业已竣工。通往景区的石砌小道,直上顶峰的459级石阶,溪上的玉带桥,桥头的盘龙灯,各呈风采。新建的迎客亭、金顶亭、观桃亭等6个各具特色的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