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维岳,字峻伯,出生于孝丰,是一位明朝时期的官员及诗人。他在嘉靖年间考取了进士,并最终担任右都御史,负责巡视贵州省。他的文学成就被收录在《明史·文苑传》中,作为嘉靖广五子之一而闻名。他的作品《天目山斋岁编》是一部由他个人创作并收藏于浙江汪汝瑮家的古籍[1][2][3]。
古籍简介
《天目山斋岁编》是一本共分为二十四卷的古籍,目前保存在浙江汪汝瑮家中。这部作品记录了吴维岳在天目山期间的诗歌创作,这些作品是他与其他学者共同创作的成果。作品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涵盖了从嘉靖己亥年至壬戌年的创作历程。清代学者朱彝尊在其著作《静志居诗话》中对吴维岳的作品进行了评论,认为其诗歌风格如同铅刀土花,难以修饰。尽管这一评价可能有些过激,但在仔细审查这本集子后,可以发现其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四库提要
明代学者吴维岳所著的《天目山斋岁编》是一部包含二十四卷的古籍,现存版本由浙江汪汝瑮家族珍藏。吴维岳,字峻伯,是孝丰人士,曾在嘉靖戊戌年考中进士。他的仕途生涯达到顶峰,成为右都御史,并且曾担任贵州巡抚一职。在《明史·文苑传》中,他是以嘉靖广五子的身份被记载下来的。《天目山斋岁编》收集了他在天目山时期创作的诗歌,这些作品按年度分类,始于嘉靖己亥年,止于壬戌年。清初学者朱彝尊在他的《静志居诗话》中提到,吴维岳的诗歌风格类似于铅刀土花,显得粗糙而不易修改。虽然这种批评可能过于苛刻,但是通过对这部集子的深入研究,我们也能发现其中的确存在某些值得商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