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濬(206年-286年),字士治,小字阿童,是西晋时期的名将和政治人物。他出身于世代二千石的官吏之家,博学多闻,容颜英俊,多谋善战。初任河东从事,后担任广汉太守,平定益州叛乱,升 任益州刺史。他利用长江上游地势之利,修造战船,组建强大的水军,上书晋武帝,促成晋灭吴之战。咸宁六年(280年),他率兵顺流而下,攻克丹阳郡,率先攻取石头城,接受吴末帝孙皓投降,实现西晋统一大业。战后,王濬因灭吴功勋卓著,拜为辅国大将军、步兵校尉,封襄阳县侯。为避猜忌,他纵情享受,累迁特进、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后军将军等职务。太康六年十二月(286年1月18日),王濬去世,享年八十岁,谥号为“武”,安葬于柏谷山。他在众多战役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西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人物。[1] 人物生平
早年豁达的
王濬是弘农湖人,出身于世代为二千石的官吏之家。王濬少年时代就博通典籍,而且姿貌俊美。但不注意修养品行博取名声,故而不为乡里所称道。稍后才改变志节,爽朗旷达,恢宏有大志。
治理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