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寂

人物
沈寂(1924年9月—2016年5月16日),原名汪崇刚,曾用名汪波,沈寂为其笔名,人称“老上海故事大王”、“老上海电影活字典”。[1][2]浙江奉化人,生于上海,肄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3][4]他是海上著名作家,出版的作品有数百万字,擅长写老上海背景的历史题材,洋行大班、电影明星、政界要员、洋场大亨和各色百姓都被他描写得活灵活现。[5][6]沈寂在文学、电影和出版界均有卓越贡献,享誉文坛,[7]被誉为“海派作家、电影人、出版家”。[8][9]

人物生平

初登文坛不寻常

上世纪四十年代,沈寂以小说创作见长,出版过《捞金印》《两代图》《盐场》《红森林》等小说集。他早期的短篇小说《盗马贼》《大草泽的犷悍》《被玩弄者的报复》,连续三期刊于柯灵主编的上海老牌杂志《万象》上,这在《万象》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柯灵在编后记中推荐道:“这里想介绍的是《盗马贼》,细读之下,作者自有其清新的风致,沈寂先生是创作界的新人,这也是值得读者注意的。”初涉文坛,就遇到了柯灵这样一位文学引路人,沈寂甚感幸运。于今想来,他对柯灵仍心怀感激。
沦陷时期的上海,形势愈发吃紧,《万象》常遭敌伪审查,柯灵不时受到传讯,直至被捕,刊物难以为继,至第四年第六期后被迫停刊。筹备复刊时,柯灵为不引起敌伪注意,举荐沈寂先生担当执行主编,编辑部就设在沈寂寓所。柯灵答应挂名“编辑人”,并积极给刊物组稿,先后多次将师陀的历史小说《李定国及其他》等稿件交给沈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