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隶校尉,旧号卧虎,是两汉至魏晋时期皇帝钦命的监督京师百官及京畿[jī]地区的特殊监察官。始汉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设司隶校尉,监察除三公之外的中央、京师及京师附近的百官。其监察对象“无尊卑”。汉成帝元延四年(前9年)曾省去,汉哀帝时复置,省去校尉而称司隶。东汉时复称司隶校尉。[1][2][3]西汉时司隶校尉秩为二千石,东汉时改为比二千石。属官有从事、假佐等。又率领有由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隶所组成的武装队伍,司隶校尉因此而得名。司隶校尉的权力较大,但按规定其选拔任用权控制在皇帝手中,不受其他公卿大臣干预,只有得到皇帝赏识和信任,才会被皇帝选中,以确保司隶校尉完全按皇帝意图行事,成为皇权的忠实维护者。两汉时期,对司隶校尉的惩罚也极为严厉,稍有渎职或违反皇帝意图,动辄被杀或遭免职。一直到三国魏晋时期,司隶校尉都是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2][3] 汉武帝设置司隶校尉直接源于巫蛊案。汉武帝末年发生巫蛊案、使汉朝大伤元气。巫蛊案较为复杂,因此案被杀的有三四万人,太子与皇后均因此案而死。丞相公孙贺之妻为汉武帝皇后之姐,公孙贺之前有数位丞相因罪自杀,故汉武帝任命公孙贺为丞相时,公孙贺最初不肯担任此职,但最终还是接受丞相任命。公孙贺之子为太仆,因挪用公款下狱。公孙贺为救其子,向汉武帝提出捕获久缉不得的游侠朱安世以赎其子之罪。公孙贺诱捕朱安世后,其子被释放。汉初游侠之气尚盛,朱安世为游侠之一。朱安世入狱后揭发公孙贺一家勾结公主等人诅咒汉武帝。汉武帝派江充办理此案,江充株连甚众,甚至太子刘据与皇后卫子夫均因此自尽,公孙贺一家自然也难以幸免,而江充也被太子所杀。[4]
背景
汉武帝晚年的丞相公孙贺,其妻卫君孺乃是汉武帝卫皇后的姐姐,也就是说,公孙贺与汉武帝乃是连襟关系,至爱亲朋。公孙贺原为太仆,九卿之一,公孙贺当了丞相后,汉武帝即任其子公孙敬声为太仆。不料,公孙敬声是个公子哥儿,上任不久,就因挪用公款而下狱。公孙贺救子心切,此时,汉武帝正在逐捕一个“京师大侠”朱安世而未 得,于是公孙贺向汉武帝提出,愿意自己去捕获朱安世,以此来赎儿子之罪,汉武帝同意了,公孙贺乃以欺骗手段见朱安世而捕之。于是,朱安世入狱,公孙敬声出狱。 公孙贺却没有想到,得罪了京师大侠朱安世,为祸更大。读过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的人,当能知道,汉代去先秦未远,游侠之风颇炽。那些汉代的游侠们,交通王侯,消息灵通,神通广大,极有能量。于是,朱安世为了报复公孙贺,便从狱中上书,揭发公孙贺一家勾结汉武帝与卫皇后所生的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等人,埋木偶人于专供汉武帝车马通行的驰道上,诅咒汉武帝,大逆不道。此案牵涉到两位公主及兼有皇帝连襟身份的丞相等人,大约汉武帝觉得御史大夫与御史中丞都不便治,乃专设司隶校尉以查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