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述闻

清代王引之所作的古代文献
《经义述闻》是一部从经学、小学和校勘学角度研究《周易》《尚书》《诗经》等中国古代经典的著作。《经义述闻》共三十二卷,清 王引之(1766年-1834年)撰写。

出版历程

《经义述闻》清嘉庆二年(1797年),初刊,不分卷。嘉庆二十二年,再刻于江西,15卷。道光七年(1827年),重刊于京师,增加《太岁考》《春秋名字解诂》两篇,为足本,32卷。另有学海堂本,止28卷,乃是据32卷本合并而成。1985年,江苏古籍出版社据32卷本影印,书尾附条目索引,检阅甚便。

作者介绍

王引之,清代汉学家。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父念孙、祖安国,皆以治名物训[]称著。早年,承其家学,究心《尔雅》《说文》《音学五书》等,以求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嘉庆四年(1799年)为进士,以优异成绩径授翰林院编修,后[zhuó]升至礼部左侍郎。参与[zuǎn]修《词林典故》,任实录馆、国史馆副总裁。道光七年(1827年),晋工部尚书。曾奉旨勘订《康熙字典》讹误,辑为《考证》十二册。逝世后,谥号文简。其学力主通核,不尚墨守,以文字训诂最为专精,与其父王念孙齐名,并称“高邮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