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鼓

中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
1
2
板鼓,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间流传历史久远。《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是中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

乐器简介

板鼓,因常与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又称单皮(一面蒙皮)、班鼓(过去戏班专用)。是纳西、土家、侗、蒙古、汉等族[chuí]击膜鸣乐器。纳西族称环鼓。流行于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及全国各地。

历史追溯

早在唐代(618~907)就已用于“清乐”中,那时称为“节鼓”。隋唐时期已用于隋九部乐、唐十部乐的“清乐”中,当时称为节鼓。随着明清戏曲艺术的发展,广泛用于昆曲京剧等地方戏曲伴奏中。清代还称搭鼓,《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噍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