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中的宇宙

史蒂芬·霍金创作的书籍
《果壳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是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创作的科普著作,英文原版于2001年10月出版,[1][3]中译本于2001年11月26日出版。[4]该书的主题是宇宙学,涉及广义相对论、量子论、黑洞、暴胀、时间旅行、弦论、超引力等概念。[1][5][2][6]
《果壳中的宇宙》是史蒂芬·霍金为其成名作《时间简史》所写的续篇。书名出自于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认为,即便把他关在果壳中,他仍然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该书讲述了现代物理学的历史和原则,霍金试图“将爱因斯坦大统一理论理查德·费曼的多重历史观点融入到一个能阐述宇宙中发生的一切事情的理论系统中”。[2]
2002年,《果壳中的宇宙》获得安万特科学图书奖。[7]

创作背景

由于史蒂芬·霍金不打算写《简史之子》或者《时间的稍长历史》,也由于他忙于研究,所以没有进行再次创作。但是,之后他意识到有必要撰写一本更易理解的有别于《时间简史》的书,而《果壳中的宇宙》是史蒂芬·霍金为其成名作《时间简史》在2001年写的续篇。其书名出自于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认为,即便把他关在果壳中,他仍然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就是这样一句看似充满浪漫情怀的话语却与人类的宇宙观完全相符。现代量子宇宙学认为,整个宇宙是由一个果壳状的瞬子演化而来,果壳上的果子皱纹包含着宇宙中所有结构的密码。霍金正是这一学说的开创者。[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