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古堂集

道古堂集
《道古堂集》,书法作品,清代顺、康以来,由于“考据学派”和“浙东学派”的兴起,做为学术研究上研经、证经的重要辅助材料,唐宋以来的金石学专著、集古谱录、书画论著以及元明以来的印论、印谱被相继发现、整理。

正文

丁敬(1695-1765)是“浙派”的宗师,他在史学、金石考据、诗歌、书法诸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而以印名世。然而,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所处的时代,人们对丁敬的篆刻艺术就出现“世人传赏重所轻”的情况,至迟从同治年间的魏锡曾(?-1882,字稼孙)开始,历来论丁敬篆刻艺术者,仅着眼于以印论印,忽略了丁敬在学术上的成就,且对丁敬篆刻创作的用刀方法讳莫如深。以致当代的“浙派”论者,对丁敬篆刻艺术的源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由此产生了种种的穿凿附会。因此,清理丁敬篆刻艺术形成的文化基础及其源头,成为打开“浙派”研究大门的关键。
一、丁敬篆刻艺术形成的文化基础
(一)清初学术研究的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