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新

中国音乐家
麦新,(1914年12月5日~1947年6月6日),音乐家,原名孙默心,曾用名孙培元、孙克、铁克。1914年12月5日出生于上海市的一个职员家庭。1920年麦新入小学,曾在上海市自励工学、钢山小学、南离公学、格致公学等校读书。1926年,麦新先后在南光中学、省立上海中学读书,后因家庭经济困难,中途退学。1929年,麦新进入上海一家美商美亚保险公司做职员。[1]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17岁的麦新在许多爱国进步人士影响下,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参与组织了上海“民众歌咏会”“业余合唱团”等团体,与音乐家孟波编辑出版《大众歌声》杂志。[2]1937年,麦新参加了钱亦石领导的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跟随部队开赴前线工作。1938年1月,在服务队特别党支部书记刘田夫同的介绍下,麦新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经周恩来等人介绍,麦新到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和延安文艺座谈会。抗战胜利后,鲁迅艺术学院的同志分几批出发到华北东北地区做文化教育工作。麦新来到东北后,组织主动要求到环境最艰苦、斗争最复杂的战斗一线工作。1946年初,麦新来到匪患严重的开鲁县工作,组织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当年10月,开鲁县再度沦陷,麦新担任“长江骑兵团”五大队干部中队指导员,与敌人开展草原游击战。1947年2月,麦新任中共开鲁县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等职,并主动深入到匪患猖[jué]的五区万发永村开展工作。[3]同年6月6日,麦新赴开鲁县委开会,散会后返回工作区,途中遭遇土匪袭击,麦新身中四枪壮烈牺牲,年仅33岁。[2]
1947年6月8日,中共开鲁县委、县政府为麦新举行追悼大会,为了纪念麦新,开鲁县委、县政府将五区命名为“麦新区”(今麦新镇)、万发永村改为“麦新村”。[3]麦新创作了《春耕小曲》《保卫边区》《毛泽东歌》《红五月》《志丹陵》等大量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音乐作品,[2][3][1]其中《大刀进行曲》是抗战时期家喻户晓的名歌。在巴黎举行的反法西斯大会上,音乐家任光指挥旅欧华侨在会上演唱《大刀进行曲》等救亡歌曲,引起各国代表的强烈共鸣。[4]

人物生平

麦新,原名孙默心、孙培元、铁克等,1914年12月5日出生于上海市。从1920年开始先后在上海市自励公学、钢山小学、南离公学和格致公学读书。1926年考入南光中学,后因家中生活困难辍学。1929年到美亚保险公司任职员,并坚持读夜校。“9·18”事变,麦新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5年,他参加上海进步歌咏团体——民众歌咏会业余合唱团。1936年,参加歌曲研究会和中国歌曲作者协会。他经常与吕骥、冼星海等音乐家一起学习和探讨音乐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