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快懂百科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南方八省15个地区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等以及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与开展了艰苦卓绝的 三年游击战争,不但使自己站稳了脚跟,而且在战略上策应和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行动,保存了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油画《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深刻展示了以陈毅为代表红色游击健儿在环境异常艰苦、情况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和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斗争情操。 信息
油画名称 |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 创作年份 | 1980年 |
油画作者 | | 油画尺寸 | 90×170厘米 |
现藏场馆 | | 油画材质 | 布上油画 |
画作赏析
油画《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立意以陈毅的著名诗篇《梅岭三章》为参照,以陈毅的形象为主体,表现了当年红军在艰苦环境下的斗争生活。前景的粗藤和树荫里沉睡的战士既点明了南方的环境又交代了当下形势的困苦与险恶。中景是抱臂而坐、陷入沉思的陈毅,林间的一束光线,将他气宇轩昂的形象突显在观众的视野里,他磐石般的姿态,有 着“取义成仁今日事”的决绝,眉宇间有着“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豪气。这幅作品与那些注重场景的历史画有所不同,它采用竖构图,局部取景,突出人物的方式。陈毅的形象刻画得有深度,有战争环境的艰难,有指挥员的沉稳,有诗人的豪情。光线的处理也非常讲究,既有自然的合理性,又增添了画面凝重的氛围。黑色、灰色间穿插的绿色和白色,既有崇山峻岭诡谲的神秘气氛,又调节了画面的节奏和亮度。作品以娴熟、丰富的艺术语言,不但再现了“创业艰难百战多”残酷环境,而且传达出“人间遍种自由花”的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