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康子,姬姓,韩氏,讳虎,原名韩虎。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韩氏的领袖,韩庄子之子。庄子死,康子即位。公元前453年,韩康子和赵襄子、魏桓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瓜分了他的领地,只给晋幽公留下两城,他们三家的领地更大了,超过了诸侯。韩康子去世后,他的儿子武子继位。后来,韩虎的孙子韩景侯韩虔索性与赵、魏三家分晋,自成一国,迁治于阳翟(河南禹县),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被迫承认韩虔为诸侯。[1][2][3] 史料典故
三家分晋
春秋后期,晋国内部卿大夫势力中,赵、韩、魏、智四族强盛,联手消灭范氏与中行氏后,晋国渐衰,霸主之位被越国取代。智伯为复兴晋国并削弱他族,提议四家向晋公献城邑,智伯率先行动,韩康子与魏桓子被迫从之,而赵襄子拒之。智伯联合韩、魏攻赵襄子于晋阳。智伯围城并决汾河灌之,晋阳危在旦夕。赵襄子遣张孟谈说服韩康子、魏桓子反智伯,三家共破智军,智伯及其族众被杀,领地被分。此后,韩 、赵、魏三家独大,晋国名存实亡,国君失权。[3]
人物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