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疣猪

因眼部下方具疣而得名的猪
荒漠疣猪(Phacochoerus aethiopicus,学名Suidae),又称沙漠疣猪,是一种生活在非洲北部的特有的哺乳动物,属于猪科疣猪属。主要分布在肯尼亚北部、索马里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也有可能存在。荒漠疣猪的现存亚种被称为索马里的荒漠疣猪(P. a. delamerei),另一种亚种被称为 Cape 荒漠疣猪(P. a. aethiopicus),但后者已于1865年左右灭绝。
荒漠疣猪的体重约为120千克,因眼部下方具疣而得名。头部占体长的三分之一,背部有鬃毛。獠牙共4枚,长而锋利。它们独居或成群地穴居,善于挖洞。主要食物包括青草、苔草和块茎植物等,偶尔也吃腐肉。荒漠疣猪喜欢泥浴,生存能力很强,非常适应高温干旱环境,甚至可以连续数月不饮水。繁殖力很强,天敌包括狮、豹、土狼等。荒漠疣猪好斗,吻部较长,形成猪鼻,嗅觉非常发达。雄性上犬齿外露并向上弯曲,形成獠牙。

形态特征

荒漠疣猪体重50-150千克,因眼部下方各长出一对大疣,因此得名。雄疣猪在吻部更长出另一对较小的疣,位于獠牙之上。在挖土取食时,这些可能有助于保护眼睛。还可使头部看起来更大,因而成年疣猪的面貌更为狰狞。背部具鬃毛。獠牙4枚,长而锋利。背上长着一到长长的灰色鬃毛,脑袋和身体的比例严重失调,巨大的头部约占体长的三分之一,看上去比身子还重,除尖疣使疣猪显得面目狰狞外,4颗巨大的獠牙更加让人望而生畏。雄疣猪的上獠牙很大,有38-65厘米,而且向上及向外急弯。短而尖的下獠牙可当刀用。
荒漠疣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