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对话集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录总集
柏拉图对话集”(英语:Dialogues of Plato)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以对话体裁创作的全部作品的总集,其中较为知名的作品有《申辩篇》《会饮篇》《国家篇》(又称《理想国》)《美诺篇》《法篇》等。柏拉图的大部分对话创作于公元前4世纪,公元1世纪的忒拉绪洛斯记载共有35篇对话和13封通信。目前,大部分柏拉图对话集中的信件和全部定义集被广泛认定为伪作,学界关于对话作品中的真品有哪些也说法不一。[2][3]
按照成书时间,柏拉图对话集可以分为早、中、晚期,其中《申辩篇》《克力同篇》《游叙弗伦篇》等属于柏拉图的早期对话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柏拉图只是以戏剧创作的方式对之加以记录和整理,因此一般也被叫作“苏格拉底的对话”;中期的对话作品包括《美诺篇》《斐多篇》《会饮篇》《理想国》《斐德罗篇》等知名的对话,这一时期柏拉图有明显成熟的理念论思想体系,柏拉图的重要思想,包括回忆说、理想国、哲学王等都得到了清晰、明确的表述,因此这一时期叫作“柏拉图的哲学”;晚期对话作品包括《巴门尼德篇》《法律篇》《智者篇》《蒂迈欧篇》等,晚期作品中苏格拉底逐渐淡化甚至不再出现,往往是另有主要对话人直接发表长篇理论,晚期作品中柏拉图不断深化自己的思想,表现了柏拉图对自己学说自我批判精神。[4][5]
柏拉图对话集在古代以埃及莎草纸本流传,在中世纪主要以羊皮纸本流传,最早的铅字印刷本是1513年在威尼斯出版的希腊文《柏拉图全集》。[5]中国学者在20世纪20年代起开始陆续翻译、介绍柏拉图的一些对话篇。新中国成立后有诸如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翻译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等版本出版。2003年,王晓朝译的4卷本《柏拉图全集》出版;2004年,中国著名翻译家王太庆先生的遗作《柏拉图对话集》出版,这些均为目前中译本中影响较广的版本。[6][5]
通过其对话作品,柏拉图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与主要研究问题。在中世纪早期,柏拉图的思想通过对话集的传播深刻影响了以圣奥古斯丁等人为代表的教父哲学,成为基督教神学理论来源。在文艺复兴时期,柏拉图主义成为科学界和艺术界进步的思想基础。在近代哲学界,柏拉图思想及其作品推动了哲学研究转向、促进了辩证逻辑的建立,黑格尔等哲学家的辩证法思想与柏拉图有着紧密联系。[1]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