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鲫-抖音百科
银鲫(学名:Carassius gibelio),俗称鲫瓜子(东北)、红鲫(新疆阿勒泰),是鲫鱼的近缘亚种。银鲫的体形及体色与普通鲫鱼极相似,但身体比普通鲫鱼显著地高且宽,体长为体高的1.9-2.4倍;体色较深;生长速度较鲫鱼快,个体也较 大,最大个体可达3公斤。银鲫曾隶属于鲫鱼的亚种,体型中等,一般不超过45厘米,成年个体长度在27-32厘米之间。银鲫是杂食动物,分布于欧洲、北美和亚洲的流动缓慢的河流和湖泊中。银鲫与黑鲫十分相似,但银鲫的鱼鳞 更大,体侧线上一般有27-32枚鳞片,而黑鲫则为31-35片;银鲫的尾鳍分叉也更大一些。银鲫是高度入侵性的鱼类,原产于西伯利亚,现已被引入到欧洲、北美和亚洲的湖泊、池塘和缓流河中。银鲫是杂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无脊椎动物、植物材料和碎屑为食。2020年,科学家证明了一小部分被水禽吞食的银鲫受精卵能够在经过消化道后存活并孵化。这些数据表明,尽管被水禽消化的银鲫受精卵的存活率很低,但内生动物传播可能是银鲫传播的一个潜在机制。如果在自然环境下得到证实,内生动物传播对淡水生物多样性可能构成严重威胁。[1] 形态特征
银鲫的体色通常为银色,因此得名,但也有其他颜色的种类。体形中等,一般不超过3公斤(6.6英磅),成年个体长度在10—35厘米(3.9—13.8英寸)之间。体色较深;生长速度较鲫鱼快,个体也较大,最大个体可达3公斤。银鲫与黑鲫十分相似,但是银鲫的鱼鳞更大,体侧线上一般有27—32枚鳞片,而黑鲫则为31—35片;银鲫的尾鳍分叉也更大一些。[1]上下叶的末端尖。 脊椎骨4+26-28,鳔2室,后室较前室为大。腹膜黑色。 新鲜标本身体呈银灰色,背部颜色较深,腹部较浅,各鳍为灰色。[2] 物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