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令是指国家对酒生产和消费的约束禁止,其属于酒政的一部分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在职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公共服务的品质。[1]
在中国历史上,夏禹绝旨酒和周公发布《酒诰》是中国早期的禁酒政策。[2]2005年,武汉市发布了6条“公款吃喝禁令”,其中的一条就是禁止公职人员在工作日午间饮酒。[3]2007年1月3日,河南信阳市委下发第二号文件“禁酒令”。[4]2013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首次明确“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酒水”。之后,各地竞相出台“公务接待不上酒”“不准工作日午间饮酒”等更加严格的规定。[5]2022年11月18日,国际足球联合会宣布,在卡塔尔世界杯期间,举办64场比赛的八个体育场不会出售酒精饮料,酒精饮料将只能在国际足联球迷节和其他获得许可的球迷活动场地上买到。[6] 禁酒令的出台是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源头治理违规公款购买消费酒类等问题,同样也使公务接待更加规范合理,预防公务接待腐败事件的发生,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体现。[5]
历史沿革
中国禁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