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探微

六朝四大家之一
陆探微(?—约485),南朝刘宋时期画家,汉族南宋吴县(今苏州)人。[1]南朝宋明帝时(465年至472年在位)侍奉左右,称为国手,号称当时之最。[2]
陆探微擅肖像、人物,学东晋顾恺之,兼工蝉雀、马匹、木屋,亦写山水草木。他是中国画史上,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他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1]东吴曹不兴、南朝梁时的张僧繇、东晋的顾恺之合称“六朝四大家”。[3]
陆探微的作品很多,仅《历代名画记》著录的就有七十余幅,隋代官藏作品还有《宋明帝像》《宋景和像》《豫章王像》等十三福。[2]他的人物国画《南朝宋陆探微归去来兮辞图》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1]

人物生平

搜寻史籍,发现有关陆探微的生平活动资料非常少。《历代名画记)中载:“陆探微,上品上,吴人也。宋明帝时,常在侍从,丹青之妙,最推工者。”这是有关陆探微生平正面书写的唯一记载。从中大体可知,陆探微是吴人,即今苏州地区人,南朝宋明帝时的宫廷画家,常在皇帝左右侍奉,在当时画技最高,最谙丹青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