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言文记述了春秋战国时期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五位刺客的侠义事迹。其中,专诸、聂政、豫让、荆轲被合称为"四大刺客",他们的行迹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和燕国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2]曹沫是鲁国将领,在齐鲁订盟约时劫持迫使齐桓公退还所侵占的鲁国领土;专诸由伍子胥引荐给吴国公子光,协助公子光杀死吴王僚夺取王位;豫让为报智伯的知遇之恩,不惜残身破相为智伯报仇;聂政忠信骁勇,单枪匹马刺杀韩 相为严仲子雪恨;聂政的姐姐聂荣,是一个平凡妇女,却刚强不屈,视死如归;荆轲因未得重用而行走于诸侯国,最终隐居燕国,由好友田光引荐为燕王效命,后因行刺秦王而被杀。[3] 这些人物的行为事迹体现了当时的道德观念,赞扬了他们守志不屈的精神。[4]
作品原文
曹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