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山又称奶奶山、磨笄(jī)山、飞来峰,[1]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境内山峰,[3]中国4A级景区,[2]海拔1140米[a],面积17.5平方公里,是佛、道、儒三教文化并存地。[3][4]
鸡鸣山是一座孤峰,与泰山地理地貌相仿。[5]形成于十多亿年前的一次大地震中,[4][1]山上最早的庙宇始建于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2]“文化大革命”前,鸡鸣山原有庙宇112间,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塑像200余尊。[1]2009年,鸡鸣山先后建设了水景观、念佛堂等景点。[6]截至2011年,鸡鸣山累计投资7000多万元加快景区建设升级,[2]2019年,鸡鸣山年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7]鸡鸣山所在的张家口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8]主要景点有奶奶庙、避风桥、卧龙石等。[1] 2006年,鸡鸣山旅游景区被评为“全国民族文化旅游最具发展潜力品牌”;2007年被评为“最受网民喜爱的中国佛教、道教文化旅游胜地”; 2008年被评为“全国民族文化旅游推介活动新兴十大品牌”。[2]
命名
《怀来县志》载:唐贞观年间,东突厥犯中原,边民不得安宁,太宗李世民亲征,在该山上驻扎,晚上听到山上有鸡鸣声,故称鸡鸣山。[4]因山上最高峰西顶盖有奶奶庙,民间俗称“奶奶山”。因代夫人在山下磨笄(jī)自杀,也被称为“磨笄山”。因山势突兀,拔地而起,又叫“飞来峰”。山上古碑文称该山为“乾坤挺秀”。[1]